邦公益 | 今天,这两位老人温暖了合肥这座城!
发布日期:2015年09月06日 浏览次数:
抗日战争,这是一段不能忘却的历史;抗战老兵,这是一群不能遗忘的战士!70年弹指一挥,抗战中不畏强敌的精神与气节,永远影响着每一位中国人!
【华邦情 公益行】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华邦集团携手365淘房,合肥论坛与民革合肥市委会一行分别看望了健在的抗战老兵,并分别给他们送去了慰问金、营养品和纪念勋章。
【 熊老——感谢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我们】
来到熊老的家,在老城区一个老旧居民楼的二楼,房间布置的极为简洁。看到家里来了客人,93岁的老伴也赶忙从房间出来招呼着大家。“谢谢你们,这么热的天还来看我们”。
作为民革党员、原黄埔军校十七期老兵的熊老,出生于1919年,今年虚岁97岁,身体健朗,耳聪目明,与人交流思路清晰。“感谢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我们”,熊老激动地说道。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抗战时期,这句口号深深影响着熊老,作为知识分子的他,随后弃笔从戎,进入黄埔军校。
在黄埔军校毕业后,熊老一直在国民党军队任教官、参谋等职务,参加过对日局部抗战。在金寨地区日军投降时,代表国军接受日军投降。建国后,熊老分配在合肥八中工作,担任老师,直至离休。
当民革安徽省合肥市委会一行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送至熊老手中的时候,这位耄耋老人满眼欣喜,将其捧在手中,不舍放下。
【陶老——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退缩】
随后,一行人又驱车来到了位于合肥经开区的陶老家。陶老正在家中看电视,而电视中播放的正是抗日战争系列节目。“九一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民族不屈的脊梁首先在东北挺起”,跟随者电视节目,我们也走近了这位98岁的抗战老兵。
1918年,陶老出生在安徽省长丰县。1938年毕业于国民党黄埔军校13期,1939年任国民党陆军第四军工兵连长,1940年参加长沙会战,破坏日军交通线。1941年任国民党独立工兵团营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陶老的部队奉命到达宜昌,在接受日军受降仪式上,缴械日军的武器。1949年5月率部队在湖南长沙起义,1950年在皖北行署农村处、安徽省水利厅等单位工作,文革时期被下放至农村,1979年回到蜀山农场学校任教,1983年离休。先后担任过合肥市、安徽省黄埔同学会会长。
随着岁数渐长,陶老的身体状况也不如从前,听力受到了影响,只能通过文字与我们交流。“抗战胜利70年,您是民族英雄”,当我们在纸上写下这些字的时候,陶老摆摆手,或许,在他心中,抗战已是使命,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退缩。
当接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时,陶老将其挂在脖子上,坐直身板,喜于言表。
今年9月3日举行的胜利日阅兵首次组织共产党抗战老兵与国民党抗战老兵一起接受检阅,体现全民族抗战的伟大精神。
责任华邦,热心公益,关注民生,回馈社会,做“有时代担当的企业公民”,邦公益,一直在路上……